新闻8点见丨别让“躺平论”带偏疫情防控节奏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奥密克戎就是大号流感”“重症率、死亡率低,还有必要兴师动众吗?”“让病毒低水平流行可以吗?”面对国内新一轮疫情反弹,舆论场中“与病毒共存论”“躺平论”甚嚣尘上。针对这些声音,权威人士近日纷纷表达了专业意见。

钟南山院士认为,中国当前形势下,“完全开放是不适用的,动态清零是可取的,但要进行逐步开放的政策”;他还提出,根据我国“动态清零”的政策,建议使用异种疫苗作为序贯接种。

最为关键的是,奥密克戎对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具有严重威胁,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血液透析患者等基础情况差、免疫力低的人群威胁更大。

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所说,面对新一轮严峻的疫情形势,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防控策略和措施不动摇,也是为我们争取一个时间窗口。

在这个窗口期,加强疫苗接种及通用疫苗研发,提高预防率;贯彻“抗原筛查,核酸确诊”的政策;加速新冠药物及抗体的研发;多学科康复介入降低后遗症风险;实现医院、社区、基层一体化防控管理;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等,都在科学、高效地推进,为我们把握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点、更好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机遇和时间。阅读全文>>>

严防严控之下,维持社会运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目光投向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自3月13日起,该校全面进入闭环管理,志愿者在维持校园运转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4月以来,上海每日报告的本土感染者连日增加,7日、8日、9日更是单日新增超2万,疫情仍在高位运行。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所在的闵行区,是近期上海市累计感染人数居于前五位的地区之一。

志愿者的力量开始在校园各个角落抽芽生长。如同一张密织的血管网,各楼长、楼层长、普通志愿者与学校老师、后勤人员一起,共同在校园内搭建出一条生机勃勃的传输管道。一日三餐和药品物资从管道那一头源源而来,善意和感谢从管道这一头传送回去。

最忙碌的时刻,一定是饭点前后,这也是一天中的“固定环节”。午饭、晚饭后配合后勤人员回收垃圾,也是志愿者们的一项重要工作。遇到核酸检测时,志愿者们有不同的分工。有人负责在楼内引导大家排队,按照楼层有序下楼;有人负责在核酸检测点招呼大家下来做核酸,及时提醒同学们“注意防护”“保持间距”;做完核酸检测之后,他们还要确认每位同学都进行了登记。

志愿者的用心得到了许多善意的反馈。在送餐时,他们常常看见寝室门口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该寝室的用餐需求,例如“早餐2份,午餐2份,晚餐1份”。但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在纸上画满了小兔子、小鸟、维尼熊,用粉色和红色的笔认真描出爱心,或者在纸上印一个有趣的表情包。最后,同学们总不会忘记写上“谢谢志愿者!辛苦了!”“记得按时吃饭”。郭昊雯说,哪怕是这样简短的关心,也让志愿者们感到无比温暖。阅读全文>>>

看完校园志愿者们的行动,我们再来看看北京一处封管控区居民的生活是如何得到保障的。

受疫情影响,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二街坊调整为高风险地区。4月10日,酒仙桥街道严格落实封管控措施,对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制度,加大封控区的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物资保供等力度,全方位做好封控区域疫情防控和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保障。

酒仙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发挥线上平台和无接触配送优势,由专人帮助组织小区居民进行团购,并请专业人员设计运营小程序,发送至各小区群,定期公布物资清单,按需求进行统一选购采买,尽力满足封管控区居民的物资需求。”

此外,酒仙桥街道设立封控区临时生活配送点,为封控区居民上门转送生活物资。同时,对接封管控区内配送、电商快递、邮政等企业,统计应急生活物资配送车辆信息并发放通行证,确保生活物资能够及时送到指定地点。在管控区内,发挥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作用,每个社区成立5-10个志愿者工作小组,负责向社区居民发放物资,为隔离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实行集散点领取方式,分楼栋、分批次、分时段通知居民前往,避免人员聚集。

在居民的日常生活服务保障方面,机关下沉干部、各社区工作者成立居民联络工作组,启动居民联络群,每栋楼建立一个群,明确一名包楼社工,及时向居民传达核酸检测、生活物资保障、就医、快递领取等信息。同时搜集居民需求,摸排封管控区内孕妇、新生儿、孤寡老人、重症病患者等情况,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医疗就诊和物资配送服务,做好居民就医、买药送药、上门产检等服务保障工作。此外,酒仙桥街道现场指挥部还设立了热线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了解居民需求,及时协调解决。阅读全文>>>

“老房子改造”话题屡成爆款,为什么人们喜欢返乡改建老屋?或许,随着老房子的“重返青春”,改造者的青春小鸟也随之回归了。也或许,这是一场逃离世俗的社会实验,对于向往自由、寻求心灵归宿的人们,自有它勾魂摄魄的吸引力。

返乡改建,对于年轻人来说,就好比“提前退休”,他们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幻想中不断叩问自己,更在一拨又一拨“清辰们”的带领下,回归乡里。

清辰是“95后”,老屋的改造和装修,全都是她和丈夫一起动手完成的。没有图纸,没有设计师帮忙,清辰靠着自己一点点摸索,完成了对这座四五百平小院的改造。院子以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为主,运用原木元素,搭建了闲庭、花圃、菜园等多个功能区。

这些过上田园生活的年轻人们,或出于逃离,或出于向往,他们扎推似的拥抱乡野,适应乡村生活。返乡改建的热潮终会过去,参与这场狂欢的每一个人,不论是实践者还是观众,都在心里留下了些东西。

热潮里的年轻人,正塑造着互联网世界里的田园牧歌,将他们的心灵归宿之旅当作一场实验,他们既可以头顶烈日,脚踩黄土,也可以原野高歌,将灵魂自由舞蹈。阅读全文>>>

编辑 郭泽华 贾聪聪 校对 贾宁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