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_“大约翰”三角龙头骨创伤或与同类恐龙战斗造成

储存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Zoic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的“大约翰”化石骨骼(图源:Zoic有限责任公司)。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储存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Zoic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的“大约翰”化石骨骼(图源:Zoic有限责任公司)。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研究人员对被称为“大约翰”的化石化三角龙恐龙遗骸标本进行分析,认为其头骨创伤可能是与其他三角龙战斗造成的。

“大约翰”修复后的完整骨骼,它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褶皱三角龙样本(图源:Zoic有限责任公司)。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褶皱三角龙是一类有角的恐龙物种,特征是拥有很大的颈盾,颈盾由顶骨和鳞状骨延伸形成。人们认为这些骨质颈盾的用途是在与其他三角龙的打斗中提供保护。

“大约翰”的鳞状骨显示出创伤性病变(图源:Zoic有限责任公司)。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意大利基耶地-佩斯卡拉大学医学与老化科学系鲁杰罗·蒂阿纳斯塔西奥(Ruggero D’Anastasio)和同事检查了三角龙标本“大约翰”(得名于其巨大体型),该标本于2014年发现于美国蒙大拿的地狱溪组上白垩统。他们报告说,在“大约翰”右鳞状骨上有一处钥匙孔状开口(孔),孔周围骨表面不规则,有斑块状骨质沉积,或由炎症所致(炎症可能由感染造成)。论文作者分析了孔较大边缘采集的样本,发现和远离孔的骨组织相比,孔周围骨组织较为多孔,有许多血管,说明它是新形成的骨质。这些骨头还有称为豪希普氏陷窝的小坑,表现出了重建迹象。

“大约翰”头骨修复后的侧后视图(图源:Zoic有限责任公司)。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表示,这些特征共同表明,这个孔由创伤所致,但在“大约翰”死亡时骨头正在愈合。他们认为,创伤是由其他三角龙的角造成的,在“大约翰”死亡时至少已发生了6个月。基于这些发现表明,恐龙愈合过程的基本机制似与哺乳动物类似。(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