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抗疫护背旗”他们将“空中心理救援高速路”铺设进方舱

来源: 原创稿

4月1日,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紧急响应号召驰援吉林。这支医疗队不仅是疫情防治尖兵,更有曾参加驰援武汉抗疫的四川心理救援队作为坚强后盾。

入驻长春工人体育馆方舱医院两周以来,他们前后方联动,将“空中心理救援高速路”铺进方舱。他们致力于以专业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吉林人民送去贴心的支持,铸起坚实的“心灵铠甲”,助力这场战疫工作取得胜利。

方舱“大白”背起“抗疫护背旗”

为随时随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援吉医疗队成员,在方舱工作时都身背“长春工体方舱心理援助群”的二维码,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心理云服务”。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就解除了抗疫的后顾之忧,于是这个大大的二维码就成了队员们心里的“抗疫护背旗”。而在舱内病区醒目处也贴有这样的二维码。据悉,凡是进群的患者,都可以24小时享受一对一的心理援助服务,解决焦虑、抑郁、睡眠等问题。

背起“抗疫护背旗”,解决患者的难题。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该医疗队心理服务专员彭应君,曾作为四川省援鄂心理医疗队第八组成员支援过汉阳的抗疫。“为了不打扰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我们无法在患者需要时随时出现在他们身边。但他们扫了二维码进群,我们就能通过‘云心理’服务,随时满足患者的心理治疗需求。”彭应君介绍,这个“空中心理援助二维码”,曾与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援鄂医疗队成员一起,在武汉疫情防控战中立下过汗马功劳。

长春、绵阳两地“千里传音疗心伤”

“您要试着去倾诉和寻求帮助,您会发现,您的爱人也将是您强有力的支持……”4月13日,长春工人体育馆方舱内,患者刘女士正通过视频电话,隔空接受远在四川绵阳的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疫情心理援助专家团”成员、重症精神一科副主任宋辉的心理干预。

刘女士一家四口全部确诊新冠阳性,在方舱内接受治疗。这期间,34岁的她情绪极度焦虑,担心两个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担心确诊后会有后遗症,担心家人以后的生活质量等等,以致于出现了睡眠障碍。彭应君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了心理护理,但开始时效果不明显,于是就向后方的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疫情心理援助专家后援团”请求支援。

扫码寻求专业帮助。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后援团专家宋辉经过连线,调动患者自身的优势资源,鼓励其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并让其爱人也提供支持。有了专业的心理治疗,刘女士情况明显好转,她的爱人由衷感叹:“没想到语言的力量如此强大,为专业的四川心理专家点赞!”

据悉,为了保障这次援吉心理保卫战的全面胜利,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特别成立了“疫情心理援助专家后援团”,24小时在线,服务于方舱医患的心理需求。这支专家后援团共有30名专家,由中心的精神科博士、灾害心理救援专家、援鄂心理医疗队队员组成。成员们大多身经百战,有丰富的心理援助经验。本次援吉,他们将依托四川省心理卫生中心拥有的专业团队和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吉林人民送去贴心的支持。

“空中心理救援高速路”进方舱

后方有了强大的“智库”,方舱内的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援吉队员们的任务除了心理护理,更多的就是“布控”。

据彭应君介绍,每位队员经过培训后,会在方舱内工作的同时开展心理援助定点服务。每位队员都在方舱内划分有责任片区,都是各自点位上的“点长”。“点长”们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观察、判断,主动“锁定”需要心理支援的患者,然后主动护理,将其情绪、睡眠等各项指数、问题传回后方。

两地连线“隔空疗伤”。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后方有专门实时监测数据的“台长”,负责收录详细数据,对患者进行心理风险评估,筛选出有风险的患者进行个体跟进,并将相关信息发往专家后援团,再由后援团当班专家为患者部署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计划。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援吉医疗队队长、副院长刘阳表示,如今“空中心理救援高速路”已经铺设进了方舱,前方后方联动为医患提供心理支援与服务。下一步,中心希望能通过疫情心理援助二维码与热线,将线上心理服务辐射全吉林,“用我们专业的心理干预体系,为前线参与抗疫的医护人员与受疫情伤害的患者,铸造起坚实的‘心灵铠甲’,助力取得这场战疫的全面胜利。”(刘海天 张瀚文)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