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重组或许是为了方便砍掉赔钱业务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孙永杰
日前,谷歌重组的新闻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从多数评论看也是看好居多,甚至长篇累牍般地予以解读。那么谷歌此次重组真的如我们业内分析的那般复杂和积极吗?
从此次重组的内容看,简而言之,就是将原来谷歌公司的核心业务,例如搜索、广告、地图、应用、YouTube、Android以及相关技术基础设施作为重新命名的Alphabet的一个子公司(确切地说是一个业务部门),而之前一直与谷歌混在一起的Calico(专注解决衰老问题的业务)、Fiber(千兆光纤项目)、Google Ventures(早期风险基金)、Google Capital(投资基金)、Google X(著名的X实验室,自动驾驶汽车、Google Glass、热气球联网项目、以及其他“登月计划”均在此列)、Life Sciences(生命科学项目,比如此前提过的可以监测血糖的隐形眼镜)、Nest(Google高价收购的智能家居公司,旗下产品包括比如恒温器,烟雾报警器等)及其他一些没有披露的资产也成为各自独立的业务部门。由此很容易看出,谷歌是将挣钱和花钱的部门(包括每个花钱的部门)区分开来了。
业内知道,在过去几年中,谷歌的核心业务—搜索广告年增长率只有20%左右。谷歌的财政业绩也已经连续5个季度未能满足分析师们的预期,其股票价格在过去一年下跌了8%。与此同时,尽管谷歌花费相当多的资源投资于未来技术,但未能将诸多创新项目变成盈利项目。谷歌90%的营收依然来自广告,而这大部分要依赖其搜索引擎。而随着智能手机不断蚕食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的用户基础,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脑设备,数字广告业务正发生巨变。作为谷歌广告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Facebook已经通过转型迅速获利,且在移动广告市场正在赶超谷歌。
由此可以看出,谷歌的核心业务自身在减缓的同时,也正遭遇对手越来越大的威胁。更令谷歌担心的是,2014年谷歌移动广告收入中90亿美元来自iOS设备,谷歌自家的Android系统设备创造的广告收益为30亿美元,如果苹果更改默认搜索引擎,谷歌的广告收益大概会下降13%,也就是说虽然Android占据了移动市场近乎8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其盈利能力远不及对手苹果,甚至还依赖苹果的iOS平台。
所以从核心业务的角度看,谷歌此次重组更是为了聚焦核心业务,即不再受到其他所谓投入和创新部门的干扰(据称之前彼此间是互通有无的,包括资金上的支持),毕竟这是谷歌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再看独立出来的尚未给谷歌带来实质性营收和利润的各部门。众所周知,这些部门,让谷歌在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眼镜以及光纤项目,甚至太空探索项目上投资巨大,虽然为谷歌带来不少关注力。不过,就如同当年的微软一样,同样在研发方面进行巨额投资,但是回报甚微。
例如其中的Google X。其被称作谷歌的“Moonshot Factory”,最知名的项目是谷歌眼镜和无人驾驶汽车。不幸的是,经过数年的推广后,谷歌叫停了“谷歌眼镜”项目。尽管谷歌眼镜似乎在商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它首次冲击消费市场是不成功的。谷歌眼镜的失败指向一个更大的问题。在耐心地容忍在生物、太空探索等项目上的研发支出大幅增长后,华尔街已经开始质疑谷歌的科学项目能否或何时能带来回报。
与任何公司一样,谷歌的创新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很多情况下,发明革命性产品的是一家公司,把这些产品商业化的却是其他公司。集成电路是由仙童半导体和德州仪器独立发明的,但英特尔却蚕食了这两家公司的市场;计算机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是由施乐等公司发明的,使这些技术普及的却是苹果的Mac计算机,但赢得PC市场的却是微软。对此,谷歌应该心知肚明。实际上,在某季度的财报会议上,谷歌首席财务官Patrick Pichette被问到与公司投资相关的问题时称:“我只想向你们保证,我们的所作所为是明智和遵守规定的,我们不会浪费股东的资金。”可见股东们也开始质疑谷歌所谓的创新项目究竟何时能够转化为真金白银。
基于上述核心业务遭受冲击和创新项目迟迟不能开花结果的现实,谷歌此次的重组颇有无奈何被动的意味。它必须要把花钱和挣钱的部门区分开来,让自己、股东和投资者们清晰看到究竟哪个部门在花钱,甚至花钱最多,但却收效甚微,而鉴于谷歌之前有大幅砍掉无果新项目的习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这些独立出来的创新部门,可能并非完全是为了鼓励创新和发展,可能更便于被砍掉。所以我们认为此次谷歌所谓的重组,并非业内说的那么重要(从正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WordPress自动采集发布插件
HTML标签过滤,WP-Auto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