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经杂志巴伦周刊唱空阿里背后或有大阴谋

  本报评论员 胡 蓉

  眼下,阿里巴巴正在进行一场股价保卫战。

  当地时间12日,美国财经杂志巴伦周刊以封面文章质疑阿里巴巴,认为其股价还会继续大跌,高达50%的跌幅看起来更有可能。原因是,除了中国宏观经济下滑和电商竞争凶猛之外,阿里的财报数据“更令人不安”:比如,阿里巴巴号称有3.67亿用户,大约相当于政府机构估算出的中国全部网购人群;阿里巴巴网站的年人均支出为1215美元(约合7735元人民币),明显高于963美元的美国网上购物年平均消费额。受此影响,当天阿里股价跌去3.1%,收于62.60美元。

  对此,阿里负责国际公司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威尔金森进行了反击,认为巴伦周刊的报道“对事实进行了选择性的报道,它的结论将误导投资者”。美国其他媒体和分析机构也表示并不认同,认为有过分夸大和主导之嫌。

  巴伦周刊的质疑有没有道理?限于篇幅,只借第三方数据来分析它重点质疑的两个数字。阿里的3.67亿用户确实和中国全部网购人群相当,但别忘了,中国人开始网购绝大多数都是受淘宝启蒙,两者相当并不奇怪。淘宝的市场占有率也可以佐证这一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在C2C市场,截至2013年12月淘宝份额高达96.5%。

  再看年人均支出。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达到2.8万亿元,其中,B2C网络零售市场上,天猫以7630亿元的总成交额排名第一,占59.3%份额。可见C2C网络零售交易总额约为1.53万亿,也几乎为淘宝独得。由此可以推算,阿里用户年人均支出约为6247元人民币。虽说和7735元有差距,但也不足以要导致股价腰斩的后果。

  那么,巴伦周刊为什么要唱空阿里?真相虽然有待揭晓,但是不能不警惕。A股市场的此轮暴跌,让人们领教了做空的杀伤力。而在华尔街,专门有人靠做空中概股来发财。2011年,一家叫浑水的公司指控在多伦多上市的中国公司嘉汉林业欺诈,导致这家一度市值40亿美元的公司一蹶不振,浑水由此声名鹊起。自此,浑水先后指控了至少十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指责对方蓄意在数据上造假,引起公司股价暴跌。由于对做空威力的不了解和经验不足,中概股为此蒙受了巨大损失,有的甚至被迫退市,当然,也有予以反击并走出泥潭的成功案例。

  正是因为这些前车之鉴,让身处海外资本市场的阿里当然不会掉以轻心。巴伦周刊的发难有没有幕后指使?会不会是在为做空打前站?这些都不确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风起于青萍之末,如果对巴伦周刊的唱空置之不理,就可能酿成做空的风暴,阿里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阿里采取迅速回击行动,是非常必要的。

  而阿里保卫的不仅是自己的股价,也是在保卫其他中概股的股价。巴伦周刊认为,阿里股价目前仍为约25倍的平均市盈率,理应回归到类似eBay股价接近15倍的市盈率。这种简单比较当然没有道理,不仅忽略了两者身处市场的不同,也忽略两者身处发展阶段的不同。但是,如果阿里的市盈率真的被做空到15倍,那么就可能触发连锁反应。目前百度腾讯的市盈率分别为31倍和24倍,也不可避免地都将被认为是高估,其估值也都可能遭到重新评估,由此,必将出现对中概股的新一轮做空,这是巴伦周刊唱空阿里事件更须让人警惕的地方。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WordPress自动采集发布插件
文章抓取设置,WP-AutoPost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