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甘泉”润乡村,创意“活水”润产业

从“解水之困”到“活水之灵”,文山州马关县群众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受益于沪滇协作项目,当地群众吃水用水的“急难愁盼”得到解决。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装上排水沟和污水管,告别了“看天吃饭、背桶打水”的困境,生活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绿水青山的好风景也带来产业落地,农旅融合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马关县的“水之变”是东西部协作推进文山州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上海援滇干部以“水”帮扶为契机,引入上海技术、动员上海力量,精准帮扶、示范引领,在“综合治水”上下功夫,在“高效用水”上做文章,助力文山群众生活更好、产业更旺、家园更美。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文山州累计实施117个与水相关的沪滇协作项目,惠及群众超过26.2万人。其中,帮助5.6万农村群众解决了饮水困难,为44个农业产业基地、超过7.4万亩土地解决了灌溉难题,让157所农村学校、超过3.8万名寄宿制学生洗上了热水澡,让54所学校3.7万多名师生喝上了干净的饮用水。

解水之困,生态绿水引来发展“活水”

曾经的文山州,用水是个难事。文山州属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半山区占全州面积的97%,岩溶地貌占53.4%,石漠化面积占岩溶面积的71.1%,这种地质条件,难以存水。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天上水”蓄不了、“地表水”留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结构性、季节性饮水困难多发,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

文山州长期缺水——目前单一依靠小水窖供水人口达41万人、小水窖辅助供水人口12万人、水源不稳定人口43万人,干旱季节供水保证率低。由于山里的村民喝水用水主要依靠自然降雨或小水窖蓄水,不少人因此患有肝胆疾病和结石疾病。无论是此前的脱贫攻坚,还是当下的乡村振兴,“缺水”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而在马关县,纾解当地群众的“水之困”多了一层新含义。以前,为了解决高处村民的饮水问题,文山州曾修过电力驱动的提水设施,但效果有限。据马关县水务局局长刘跃德介绍,电力提水设施的局限性大,一般要求扬程高度在300米以下,不少地方无法建设。此外,电力提水的用水价格比一般自来水要贵,这让很多并不富裕的家庭难以承担。目前,电力提水用水量不到马关县总用水量的1%。

如何做好“水”帮扶这道关系民生的考题?援滇干部从引水、蓄水、用水、活水、净水、治水等环节入手,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和“水韵”色彩。

经过多次考察和论证,上海援滇干部积极引入上海企业“自然能提水”技术。其原理并不复杂,即通过水流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将低海拔处的水源提到高海拔处的蓄水池,经过处理后再通过管道,将干净、安全的水源输送到每家每户。优势在于,不用额外的能源驱动、降低了群众的用水成本,并且后期运营维护的投入较低。

不过,这项高新技术的落地却一波三折。最初,“自然能提水”项目试点选在缺水现象最严重的坡脚镇,但技术团队考察发现坡脚镇水源条件不够理想,满足不了技术要求。后经两地干部和技术人员反复调研选址,最终将试点选在仁和镇河边水库。2021年10月,马关县仁和镇河边水库“自然能提水”项目开工,预计明年1月完成建设,提水扬程450米,每天能提水3500立方米,提水量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

据刘跃德估算,项目建成后,能为周边4个村委会7397人、4200余亩土地解决用水难题。该项目预计每年将为马关县节约140万元左右的电费支出;当地村民的用水成本可下降至每立方米1.5元左右,相比之前电力提水降低约一半。村民所交水费在剔除了项目管理费用和设备运行成本费后,有相当一部分可以作为村集体收入,带动村集体增收发展。

更让人欣喜的是,一解决了用水难题,产业项目就随之而来。得知马关县确定建设自然能提水项目,肉牛养殖企业立刻前来洽谈,希望在当地投资落地。按照目前的设计规划,提水项目可以同时满足周边群众的生活用水和企业的生产用水,一举多得。

除马关县外,文山州已兴建绿色“引水”项目9个,扬程从250米到高达850米,日提水量从150立方到多达3500立方米。上海援滇干部还针对当地农村产业和饮用水短板,在山坡、山顶等高处修建大大小小的蓄水池。近年来,沪滇协作项目在文山州共修建蓄水池130多个,蓄水量超过11万立方米。

在高处修建蓄水池,为西畴县三光片区石漠化治理猕猴桃基地苹果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了安全保障

活水之灵,农旅融合推动产业发展

蓝天白云下,湖面波光粼粼;青山叠翠中,彩色民居若隐若现;绚丽花海里,马关县马白镇龙树脚村犹如翩翩彩蝶,栖息在鞍马湖畔。近期,龙树脚村以墙为布,绘出一幅幅3D立体墙绘,为这个环山抱水的小村落再添情趣。古风舞美、高山瀑布、爱情列车、折翼天使……有趣的涂鸦绘制于墙上,每一处都隐藏着一个小惊喜。

通过连续3年的打造,马关县龙树脚村已成为人人向往的“七彩”旅游村

过去的贫困村,如何蝶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这离不开上海援滇力量的精准帮扶和示范引领,把汩汩流淌的湖水推动为发展的“活水”。

在很多上海援滇干部眼中,解决当地的用水困境只是第一步。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更需要“精准用水”,做好做活“山水”文章。上海援滇干部、马关县副县长徐维纲记得,2019年刚来时,发现龙树脚村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村子依山傍水,离县城也只有约15分钟车程,为什么一直发展不起来?”

“以前就是房子乱建、柴草乱堆、垃圾乱扔、污水乱排。”马关县马白镇党委书记袁加坤用四个“乱”来描述曾经的龙树脚村,“村民们一直守着绿水青山过着穷日子,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很多人感觉生活没什么盼头。”

改变从治理污水、提升村容村貌开始。以前,龙树脚村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进附近的水库中。沪滇干部就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入手,在龙树脚村建起排水沟、污水管以及污水处理池,着力推动人居环境提升。此外,村里拆危房、改旧房、建新房,投入上海援滇资金修整村内道路,完善基础设施。没过多久,村里又建设景观设施、游客服务中心、健康步道、休憩亭廊、卫生公厕等项目,新建项目既保留了龙树脚村的民族元素,又为后续发展乡村旅游打下基础。

龙树脚村改造前

龙树脚村改造后

“上海援滇干部给我们带来了农旅融合的新思路,但最关键的还是要靠产业的导入。”袁加坤说,他们先是在村子周边开展经济作物规范种植,并统筹规划村民的产业基地与游客的采摘体验,此后又引进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了马鞍山村委会和水库周边的一条农业产业线。目前,这条产业线上已经建成了约400亩甜桔柚基地、300多亩蜜桃基地和200亩蓝莓基地。去年,龙树脚村第一批水果成熟采摘后,作为优质扶贫产品运往上海各大商场销售,受到上海市民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依托农旅融合,龙树脚村实现了发展的良性循环。现在,这里是当地新晋网红乡村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截至目前,龙树脚村已接待游客2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0万元,惠及19个村小组1538户7037人。

在沪滇干部看来,龙树脚村的消费增长点还不够多。“现在很多人过来无非就是看一看、逛一逛,搞点采摘可能半天就走了。未来,我们希望打造更多的点位来留住外面的客人。”下一步,龙树脚村将建设示范型的半山湖畔民宿、音乐酒吧、七彩步道、主题文化公园和高标准蓝莓基地等设施来完善农旅融合的项目业态。

创意“活水”,最重要的就是激活当地的生态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上海援滇干部、文山州政府副秘书长潘正旺表示,“水”在文山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新一轮沪滇协作将有更多项目继续围绕“综合治水”和“高效用水”各环节持续发力,让红土地上更多乡村因水而兴。

栏目主编:黄银龙 文字编辑:崔家琛

专题

来源:作者:朱凌君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