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总理发表2022年新年献词;新加坡2021年度新闻盘点,哪条让你印象最深刻_

2021就剩下最后一天了,大家是否期待新的一年2022的到来呢?这一年发生了非常多的事情。新加坡政府也发布了回顾2021年的视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李显龙总理也通过总理公署发表了2022年新年献词:展望未来

转眼间,我们对抗2019冠状病毒疾病已经有两年了。在这场漫长且艰辛的战役中,政府曾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计,被迫采取严厉的防疫措施。这包括自建国以来首次关闭边境,以及动用大量储备金,扶持受影响的员工和商家。我们也不断创新和变通,迅速适应了新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正因为此,我国才确保了医疗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政府的多个预算案保住了国人的工作,同时让受创的经济逐渐复苏。新加坡人也携手同心,不畏困难,在崎岖的抗疫道路上坚毅向前。许多人的付出甚至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尤其是我们的前线和医疗人员,更是日以继夜、争分夺秒与病毒对抗。还有不少商家和无名英雄也挺身而出,为保护大家的安全和维持国家的运作尽一份力,在逆境中展现了勇气和奉献社会的精神。

(图源:总理办公室)

在过去的一年,本地体坛也屡传捷报,振奋人心。出征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我国健儿,让小红点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亮。他们包括在东京残奥会夺下两面金牌的泳将叶品秀,以及在国际赛事中夺冠的台球选手叶浚惟和保龄球选手黄琳芷。在我们即将告别2021年之际,雄狮队也在铃木杯亚细安足球锦标赛中展现了过人的斗志与毅力。更让国人喜悦的是,羽毛球健将骆建佑过关斩将成为了我国史上首个羽毛球世界冠军。这些健儿的拼搏精神,让国人在这个艰难的时期受到启发,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图源:总理办公室)

新年伊始,全球与冠病的斗争还未结束。奥密克戎变种毒株的出现,为疫情增添了新的变数。所幸,我国的抗疫能力已比两年前强了许多。我们正紧锣密鼓地为人们施打追加剂,并开始为12岁以下儿童接种疫苗。我们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应付公共卫生挑战,同时把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降到最低。目前,我国正在做准备面对奥密克戎疫情所带来的冲击,但无论局势如何发展,我们都有信心沉着应对。

(图源:总理办公室)

我们的当务之急不仅是与病毒对抗,而是要在后疫情时代,继续促进新的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让国家繁荣发展。不过,要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全球和区域局势的稳定,而中美关系是其中的关键。尽管中美之间仍有许多根深蒂固的分歧,但两国近期的高层互动和在气候变化课题上的务实合作,还是令人感到鼓舞的。

另一方面,新加坡将继续与各国建立伙伴关系,并持续推动自由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让人民受益。这包括在2022年1月1日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图源:总理办公室)

接下来的一年将会是一个过渡时期。我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只要没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我国就能跟上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在2022年可取得3%到5%的增长。随着各领域复苏,政府会逐步取消紧急援助措施,但也会考虑到少数行业也许需要更多时间重振旗鼓。只要奥密克戎疫情受到控制,我们就会继续以安全的方式和更多地方恢复跨境旅游,与世界各地重建联系。我们也会持续引进我们急需的客工,并确保我国仍旧欢迎国际人才,也让他们与新加坡人形成互补。

(图源:总理办公室)

除了立足眼前,我们也要着眼未来,做好长远规划。我们会继续推动产业转型,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前提下,协助企业重组,以及让员工提升技能。政府将与企业及工运合作,不断在员工身上投资,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与时俱进,保持就业能力。政府也会着重开拓数码经济和绿色经济等新增长领域,进一步落实智慧国计划和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

(图源:总理办公室)

冠病疫情让这一代国人接受了历练,也让我们意识到全民一心的重要性。这不会是我们需要克服的最后一次危机,今后在国家建设进程中,我们还会经历更多的考验。我们必须顽强抵抗试图撕裂我国社会的外力,不让这些势力将我们分化。此外,由于在不同年代成长的国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诉求,我们的社会规范也会随时代改变。我们必须谨慎地顺应改变,并捍卫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巩固新加坡人的国家认同。

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加强社会共识和共有的身份认同,同时确保政府和人民,以及不同背景的国人,能彼此信任和谅解。即使是在疫情期间,政府也没有忽略这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允许在公共医院工作的回教徒护士戴头巾、致力让职场变得更加公平、为妇女提供更多的支持,以及改善自雇人士的工作保障和退休条件。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加强我们的社会契约,消除因疫情而加深的分歧、继续扶持弱势群体,以及为有需要的人士强化社会安全网。我们也要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以及应付因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需求。这样我们才能打造一个更公平、更具包容性和更团结的社会。

(图源:总理办公室)

我们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才有足够的资源实现这些重要的目标。政府需要充足可靠的收入来推行各项社会发展项目,也必须增加收入来扩大医疗体系和各项援助计划,让年长国人受惠。大家都要略尽绵力,一起承担,但经济条件更好的人士必须贡献更多。

所以,政府必须从消费税这样一个税基广阔的税项着手,但也会在调高它的同时推出一套全面措施,来缓和税率上调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消费税是我国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制度还包括个人所得税和财富税,而它总体上会保持公平和累进的原则。

我们在好几年前就意识到有必要提高消费税。随着我国经济走出低迷,政府现在必须推动调整的工作了。有鉴于此,2022年的财政预算案将为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可靠和可持续的财政基础。

疫情无情,人间有情。这两年来,大家风雨同舟,积极配合政府的严厉措施,并做出牺牲,共同渡过难关。在面对危机时,国人都意识到有必要做出困难的选择,并为了保障大家的利益,接受政府推行艰难的决策。这体现了我们上下一心的可贵精神。未来,我们仍需要保持团结一致,继续以坚定不移的意志面对更长远的挑战。全民也要能够接受“良药苦口”的政策,才能让新加坡克服万难,不断前进。这样一来,人人才能安居乐业,没有人会掉队。

(图源:总理办公室)

让我们举国同心,不断放眼未来,确保新加坡在世界上保有一席之地,同时成为一个具包容性的社会和一个让人民引以为豪的家园。

(图源:总理办公室)

在此,我祝全体国人新年快乐!

新加坡眼盘点了10条2021年让人印象深刻的新闻,和大家一起来回顾过去的一年(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细新闻内容)。

1 新年夜宝马飙车,5死1伤

今年2月13日凌晨5时40分左右,一辆白色宝马轿车绕着丹戎巴葛路飙车后,撞向骑楼并起火。随即赶到的肇事司机未婚妻冲入火海,试图救出车内人员。但火势太猛,致使自己全身80%被烧伤。这起事故里撞毁车辆内的5人全部遇难。大家一定要注意行驶安全,不要让爱自己的人担忧。

2 科兴疫苗刚批准,千人彻夜排队为预约

(图源:SINOVAC科兴网站)

大家还记得科兴疫苗刚被新加坡批准时,简直是供不应求吗,为了预约到一针真是太不容易啦。现在大家应该都已经打完了两针疫苗,想想那时候大家为了打疫苗也是操碎了心~

3 立化中学杀人案

7月19日中午,新加坡裕廊西的立化中学一名学生疑持斧袭击同学。 受伤学生已伤重死亡。涉嫌谋杀的学生,在去年疫情期间曾有自杀倾向,这敲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警钟。

4 七夕当天,在新加坡诞生了小熊猫宝宝

(图源:万态河川生态园网站)

2015年,凯凯和嘉嘉首次交配,但尝试了六次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都不成功。在奋斗7年后,终于在今年8月14号七夕节这天,产下了熊猫宝宝,名为叻叻。

5 胜科海事客工宿舍事件

10月份西雅惹兰都康宿舍出现疫情爆发的事件,中国客工们面临吃住环境差、医疗物资短缺等问题。当时《新加坡眼》通过热心电话、客工关怀群,收到来自全岛各地客工的求助。让人动容的是,很多志愿者一听到有同胞需要帮助,立刻统筹团队,把物资送到他们手中。

6

每日新增破5000例。新加坡决定改变防疫措施,和病毒共存

(图源:总理办公室)

李显龙总理在8月29日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宣布将改变防疫策略。疫苗接种率达到80%,原本采取“清零”策略,现在逐步调整为“与病毒共存”,病例肯定会上升,必须关注重症率。

大家还记得新加坡本地疫情还没有稳定下来,单日确诊病例破5000例的那段日子么?每天都是人心惶惶,怕自己被感染。现在随着加强针的推出,本地疫情也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大家是不是安心多了呢?

7 工人党议员辣玉莎在国会上撒谎

8月3日,工人党议员辣玉莎(Raeesah Khan)在国会上撒谎, 11月30日辣玉莎引咎辞职。在12月2日和3日的听证会上,辣玉莎爆料说,对于国会撒谎一事,她曾向党内高层坦白,但高层要求她,“把这事带进坟墓里”。这等于说,8月3日撒谎是个人错误行为,但之后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辣玉莎继续隐瞒真相并误导警方,却是涉及工人党最高领导层。

8 小学全新计分系统

新的积分等级打分制度下,学生的试卷分数将不再公开,一律以积分等级代替。往年小六会考的T-score打分制度简单,满分300分,试卷分数和最终成绩一目了然。新的积分等级制度下,打分标准在低分时的差距巨大,第6级和第7级的差异可以达到20分之多,但是越往上差异越小。分数越高,每一分的重要性越高。

9 新币对人民币汇率跌破4.7

(图源:谷歌)

新币对人民币的汇率持续下跌,在11月就已跌破4.7大关,12月5日汇率仅为4.64。7月到9月间汇率反复涨跌,但最终跌破4.8。

10 购房印花税上调

(图源:lesmaisonsnassim网站)

额外买房印花税降温措施在12月16日起生效,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的第一套房产不受影响。可以看出政府的降温措施依然是为了让居民买得起房,让房屋回归居住属性,抑制金融属性,让买家在以买房作为投资用途时考虑更为谨慎。

有些网友看到上面的新闻就不乐意了,其实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