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悬在“樱桃沟”村民心里的石头落下了丨新春走基层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杨博 摄影报道

1月28日,成都东部新区贾家街道桂花村,57岁的付维军走在蜿蜿蜒蜒的山路上,时不时会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进被雨水打湿的红泥巴地里,拉下樱桃树的枝,检查新出的芽儿。

这样的动作,他持续了30多年。在这片丘陵环绕,老君河斜穿而过的桂花村里,还有数百户村民同他一样,靠着种植樱桃、枇杷为生,当地也因盛产樱桃成被赞为“樱桃沟”。

村支书牟洪立告诉记者,种果树的人越来越多,灌溉问题一度困扰全村人,村民们曾挑水上山浇树,也用过成本较高的柴油机抽水,还冒险接过“飞线”去灌溉,“但要么累,要么成本高,要么就有安全隐患。直到春节前,低电压改造工作的彻底完成,这些问题才迎刃而解……”

漫山果林被灌溉难住了

“我们村是从1988年开始种果树的。”付维军抬手拉弯一撮樱桃枝,转身告诉记者,30多年前他就在这里担任生产队长,“村里以前也种粮食,但周围丘陵矮山根本没办法大规模耕种,而且又是红壤为主,粮食产量低,直到政府号召开始种植果树,大伙儿才逐渐尝到了甜头。”

走在穿村而过的蜿蜒山道上,付维军指着连绵的数座小山说,“这些年我们尝试过水蜜桃、枇杷和樱桃等果树,最后樱桃特别适合我们村的情况,也就广泛推广了。”

“这条老君河就是我们这儿的水源。”顺着他的指引,可以看到一条数米宽的河道穿越山间而来,可在冬春季节,来水减少,村民的灌溉用水就成了难题。

“最开始我们只能全家出动,肩挑背扛把水挑上山挨个给果树浇水。”付维军说,后来种树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又在山上挖了很多蓄水池,但还得靠人力运水,“太累了,再往后又用上了柴油抽水机,家家户户各一台,整个河道都放满了抽水机,轰轰隆隆地要响2个月左右,成本太高,噪声又大。”

破题灌溉难 春节前完成低电压改造

当天上午,一台电力工程车停在村里,几名电力工人提着工具包和梯子往一处电杆前走去,带队的国网成都市东部新区供电公司贾家供电所所长付首棚告诉记者,近期他们在走访中发现有村民私拉“飞线”进行抽水灌溉。顺着他的指引,可以看到有村民私自接的粗细不一的线缆和插座,从家中一直延伸到老君河畔,“多的时候树上、河边都挂了不少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付首棚说,加上春节来临,回村人员增加,用电量也在不断增长,如果继续拉飞线灌溉,不仅不安全,还会影响到村民家中的正常用电,“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积极向公司反映。在2021年底开始了改造工作,目前项目已经基本完工,今天来就是开展最后的表计安装工作。”

当天上午12点左右,随着电力工人将表计安装完成,意味着桂花村的低电压改造工作彻底完成。“我们在春节前完成改造工作,不仅可以彻底解决开春后的果树灌溉问题,还能满足春节回家人员剧增的用电稳定和安全。”

村支书:村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现在心里的石头落下了。”当天的改造现场,老队长付维军和村民专门赶来围观,从电力工人口中得知改造工作从成功完成,今后再不用担心灌溉用电后,除了高兴之外,还能看到溢于言表的信心。

桂花村村支书牟洪立告诉记者,桂花村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多户1000多人,通过产业调整后,全村都在种植樱桃、琵琶和桃子等经济作物,村民的收入也大幅度提高,真正靠自身劳动鼓了腰包。

他说,低电压改造前村民要么用柴油机在河边抽水,要么乱搭飞线存在安全隐患,“以前柴油机每小时抽水要花费至少5、6元,一开就得2个月左右。现在低电压改造以后,每小时成本降到了1元不到,而且安全稳定,全村的果树灌溉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问题,乡村振兴,村民致富的信息也更足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关注:ihxdsb,报料:】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