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连续处置,是他们牢牢守住病毒“灰飞烟灭”前最后一道关口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伟芬 通讯员 吴玉玲

昨天(2月3日)的杭州疫情发布会上传来最新消息:杭州本轮疫情拐点已经出现,目前已从社区清零转向隔离点清零的方向发展。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防控这根弦依旧要牢牢紧绷,比如杭州市环境集团的一线员工们。

如果说作为杭州城市环境的服务者、守护者、保障者,在垃圾清运处置各个岗位上的他们,是疫情防控末梢环节,那么涉疫垃圾处置员,就是末梢的末梢、防控中的最后一环。

这个春节,他们同样是迎难而上的逆行者。

今天(2月4日)早上7点半,3位负责涉疫垃圾处置的工作人员已经到岗。9点正式接班之前,需要先做完两天一轮的核酸检测,随后吃早饭、换防护服、进安全方舱消毒、上工作线……

】三班变两班,全天候穿戴防护装备

到岗后,涉疫垃圾清运队转运回来的一个个密封得严严实实的涉疫垃圾集装箱,需要由他们通过输送线传输到焚烧炉里。

这支6人组的“留守铁军”来自全国各地,因为工作特殊性,需要全天穿着防护装备。李迪是涉疫垃圾处置区块负责人,他告诉小时新闻记者:“原本我们是两个人一班,可以三班轮。今年春节因为疫情原因,几乎就是两班倒。”一整天忙碌下来,每个人几乎只有一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随着涉疫垃圾量急剧增加,工作时间相应延长,他们担心频繁穿脱防护装备会影响工作进度、增加感染风险,于是在工作时间里,只能尽量减少喝水,尽量避免上厕所。

“忙起来,大家都顾不上喝水、吃饭。现在任务重,必须要抓紧时间把垃圾处理好。”李迪说,“涉疫垃圾都是要日产日消,焚烧完固化填埋好才算真正处理完。”

】24小时坚守,守牢防疫末端处置线

原本,他们应该是“14+7+7”的工作模式。即:涉疫垃圾清运、处理的工作人员统一住在公司准备的集中居住场所,连续工作14天之后集中隔离7天,然后可以回家一周,居家隔离即可,如此为一个工作周期。杭州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工作量大大增加,大家全都主动选择坚守工作岗位。

“公司就尽量把后勤保障做好一些。”李迪说,“首先是防护用品保障一定要做好,现在是工作结束后就在集中生活区隔离,生活方面的物资公司全都准备好了。”

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只是众多环境服务者、一线抗疫人员当中的一个缩影。

李迪负责的涉疫垃圾处置区块是杭州市第三固废处置中心(以下简称“三固项目”)其中一环。

春节期间每一天,不仅仅他们要日复一日24小时坚守,整个三固项目都是如此。

每天晚上7点半,焚烧值长廖玉红都会目不转睛盯着中控室大屏幕,查看焚烧生产线运行工况。

“最近因为杭州疫情缘故,我们的处置量增加了不少,我们要随时根据实际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工况,完成日收日消目标。”这几天廖玉红总是要和同事一起赶去一线查看工况。

作为杭州市最新建设的综合性危废处置场所,三固项目承担着目前杭州绝大部分的医疗垃圾以及所有涉疫垃圾的处置。

这轮疫情中封控区数量较多,也意味着医疗垃圾和涉疫垃圾产生量的不断增加。

为此,三固项目第一时间紧急召开了生产运营调整会议,加紧启用焚烧B线,以缓解A线超负荷运行压力。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原先每班次8小时的工作时间也因此延长到了12小时,全力保障杭城医废处置,守牢防疫末端处置线。

除了三固医疗危废处理,春节期间杭州市环境集团的2600余人一直在清洁直运、物流转运、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沼气发电、污水处理、焚烧处理等各条战线上坚守着。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