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_产业协同发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原创稿
河北数控机床企业生产车间。 王洋洋摄
人民网石家庄3月28日电 (林福盛)廊坊市北三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签约北京合作项目82个,总投资877亿元。河北廊坊临空经济区围绕构建“1+2+3”产业体系,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55个,国药集团、华芯无限航空等一批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陆续落地开工建设......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协同发展作为实体内容,为河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河北省把产业协同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发力点,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个个大项目、大产业蓄积了强大发展势能,成为河北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全力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眼下,位于河北省燕郊高新区的河北省重点项目——中冶总部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室内装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据介绍,该项目重点建设中冶轨道交通总部基地、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钢结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培训中心等四大科创平台,届时将形成“三中心一总部基地”的格局。
“项目建成后,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中冶置业集团三河公司总经理焦富荣表示。
在河北省永清县云裳小镇二期项目云裳服饰广场,流行服饰种类繁多,为消费者提供了又一服装选购之处。“今年1月我们这个项目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已入驻的企业和商户达到2000余家。在云裳精品服饰区,已有600余家北京品牌服装商户入驻。”云裳小镇总裁赵晓东介绍时说。
对标看齐北京城市副中心、主动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年,河北省廊坊市明确聚焦与通州区创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聚焦在京央企、科研院所等6类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和方向,制定出台承接疏解工作方案,健全完善产业链招商目标企业清单。同时,十四五期间,廊坊北三县力争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2个300亿级主导产业。
润泽信息港项目建设现场。 王洋洋摄
项目承接迈向产业联动
日前,在河北省文安县大柳河镇工业区,总投资49亿元、占地546亩的河北天环现代商贸智慧物流广场内,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一批批冷链食品在此发往各地。
“这里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凸显,已经有800多家商户入驻我们的冷链食品展示中心。”河北天环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晓光介绍,该项目主要建设现代冷冻食品商贸广场、冷库和智慧物流仓储设施、缤纷市场及电子商务平台,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供应基地。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文安县持续推动冷链物流、装配式建筑、装备制造等与一批与京津冀发展建设相配套的现代化产业项目壮大成势,深耕产业链条,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河北永清县,当地精准承接北京外迁图书企业,打造文化产业新高地。目前,该县共有图书企业100余家,图书总存储量超过1亿册,吸纳就业近万人,逐步打造集图书策划、出版、批发、编目加工、电商新媒体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片产业。”从项目承接到产业联动,近年来,河北各地充分利用区位、资源等优势,加强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区域产业协作不断走向深入。
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工作中。 王洋洋摄
优化环境提升服务 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前段时间,河北衡远科技有限公司在燕郊高新区各项“科创园经济”红利的帮扶下,持续加大人财物投入,致力于全自动压力检测和修正系统的研发。“公司创新发展的脚步一刻不停,各项经营平稳有序。”公司负责人李慧敏说。
在河北,大批企业正与河北衡远科技一样,在优良环境土壤的“滋润”下,加速驰骋在创新赛道上。对标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标准,河北省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对各类资源要素的吸引力,确保承接功能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时间保持全省领先,“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开,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率达到100%,453项高频便民事项、70项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跨区域通办”。截至2022年3月,市场主体达户。
廊坊自贸区注册企业1329家,“四大机制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样板”入选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加快推进自贸区制度创新,当地推出3项以上省级乃至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完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管理机制,深化与大兴区共商共建共享。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今年,河北加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稳中求进的动力与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办事审批流程,实现更多事项“一次办”,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全流程网办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