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开放“试验田”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协同发展显成效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邹星 摄
人民网西安4月1日电(邹星)“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以来,我们推动了127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落地,累计形成520项创新案例,其中26项创新成果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肯定,66项创新成果在陕西全省复制推广,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经验’。”4月1日,西安市召开中国(陕西)自由贸易实验区西安区域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黎萍围绕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5年建设情况作了介绍。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就是加快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沈黎萍介绍,在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按照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求,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提升外资促进和保护力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在全国率先推出“办照”、24小时自助信包箱等创新举措,启用“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办事最多“跑一趟”;设立西安知识产权法庭、陕西自贸实验区仲裁院、陕西自贸实验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带一路”服务机制办公室和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西安受理窗口,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在创新监管模式方面,在全国铁路口岸首创“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使中欧班列长安号在口岸的停留时间缩短6-12小时。在航空口岸实施机坪“直提直装”新模式,实现了国际货物24小时“随到随提、随到随装”,满足了企业对通关、物流时效和特殊商品安全运输“零延时”的迫切要求。2021年12月,西安市出口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1.1小时,进口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34.3小时,分别较2017年压缩82.3%、62.1%,西安跨境贸易指标获评全国标杆称号。
在创新金融服务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国际保理美元融资业务试点,已为全国253家中小微出口企业提供融资近1500万美元,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3%以上。依托“保税+融资租赁”模式引入航空模拟机,在陕西全省率先实现航空模拟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打造“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将产品推向全球提供便利,已有300余家外贸企业入驻平台,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达2700万元。建设运行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向30余家企业提供融资业务,累计授信金额超过21亿元。创新推出“央行长安号票运通”“中欧班列贷”、自贸港商票“运单融资”等产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这些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及项目在区内聚集;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现代物流、会议会展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布局。”据沈黎萍介绍,从揭牌至2022年1月底,西安区域(含西咸新区)新增市场主体家,其中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946家,外商投资企业737家,新增市场主体数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4倍。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首选地、优质资源要素的集聚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还为西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供了强大引擎。围绕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开行,西安区域推出全程统一运单、宽轨直达班列等系列举措,有效优化了中欧班列运营组织模式,提高了运输实效,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目前,长安号国际干线增加至16条,“+西欧”集结线路达15条,班列的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39条全货运航线,4条第五航权航线,2021年完成货邮吞吐量39.56万吨,位列全国机场第9位。
如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沈黎萍介绍:“我们与深圳前海等21个国内自贸片区共同发起成立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与47个国内自贸片区、境外产业园设立特殊经济区域自由贸易创新联盟;与连云港、郑州等9个自贸片区及霍尔果斯、阿拉山口2个重点口岸共同发起成立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自贸试验区联盟;积极参与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建设,促进联动发展协同开放。”
同时,西安区域与渭南高新区、安康高新区、铜川新区、宝鸡高新区等签署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促进协同创新区建设。与乌鲁木齐、西宁、银川、兰州等城市深化合作,建立联动发展机制,促进改革创新经验互利共享。区内改革试验与区外复制推广有机衔接,初步形成了自贸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局面。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就具有开放发展的特质。新时代的西安,更是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前沿。”沈黎萍表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将继续坚持先行先试,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全面赋能西安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的西安力量!